定位略高于DX3,东南DX5上市,能拯救东南的销量危机吗?
一个企业如果长期以来只能傍人篱壁生存,那它的覆灭往往就在瞬息之间。这句话送给东南汽车我想毫不为过,种种迹象表明,2019注定是东南的灾难年,此前的朱建忠救不活东南,现在的陈锋也很难做到。东南汽车曾经是一家“闽台合资”企业,股权由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持股50%),华威股份有限公司英属维尔京群岛(持股50%),华威股份实际上就是台湾裕隆下属的中华汽车。
早在2006年4月,华威股份将其持有的50%股权转让给日本三菱25%,于是就形成了现在的“3P式”格局。老话说得好:三个和尚没水喝,真是把东南汽车给说中了。上一任董事长朱建忠眼看着东南汽车无力回天,2018年5月把这个“烂摊子”扔给了新董事长陈锋。实际上东南汽车的领导班子非常混乱,既要有台湾裕隆的领导,也要有三菱的领导,三家的利益难均衡,导致冲突不断。受制于国企体质、复杂合作关系,东南汽车一直没有建立协同共进的机制,利益难均衡,三方相互猜忌、各怀心思,让企业内耗严重,一次次错过最佳发展时机。试问这样的企业,能走的长久吗?而多年以来过度依赖三菱,导致东南汽车成为襁褓里的孩子,坐享其成,毫无自主研发能力和核心技术储备,当三菱离去,东南汽车根本经不起市场的一丝风雨敲打。
车质网上,东南DX3有大量的质量投诉,集中为发动机、转向系统异响,门窗异响,发动机漏油、减震器漏油,以及车身覆盖件故障。东南DX3在车质网的用户满意度低至2.2分。
看看销量一塌糊涂的东南DX3和DX7吧,指望推出一台DX5逆袭,看作是全村的希望,也只能是痴人说梦了。
归根结底,东南汽车的败落主要原因是自身缺乏核心技术,没有硬实力的产品,没有布局完善的产品线,长期傍人篱壁生存,三菱抽身后就只能坐等覆灭。
我们抛开各种汽车本身之外的问题,我们不谈销售策略,售后服务机构,以及DX3与DX7的销售和维护情况,我们单单看5本身的作品质量。
🐼看看5的设计风格和自己其他的产品没有任何进步,只是存在尺寸大小的问题,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饰都不能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都不用和其他国产车系对比的,感觉对比之后好像更加没有可以选它的理由!现在其他品牌要不就是夸夸自己的发动机有多厉害,要不就是使用了国际大厂的变速箱,再不就是非常前卫设计风格,再加上国产的低价高配的优良传统,感觉比不了,尤其是现在国产车的内饰,感觉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再加上现在大厂出车之后都会邀请非常多的评测人来测评,不管是有没有充值,至少人家是把车实打实的亮出来,对吧。再看看东南,悄无声息啊!你不说谁知道他有出新车了!思想固化不思进取!
🦊那这个问题还需要在讨论吗?仅仅靠一个两年前的设计风格和现在无声无息的存在。如果他真的销量翻身,那现在刚刚上市新车的厂家不委屈死?
东南dx5为啥销量不好?
东南DX5的安全性配置较差,除顶配车型外,其余配置都仅配备了主副驾两个安全气囊,侧气囊、气帘都没有搭载,对后排乘客的照顾很不到位。电动尾门、车侧预警功能、主动安全系统、L2驾驶辅助更是全系缺失。此外,中低配车型在自动驻车、无钥匙启动/进入、GPS导航、车联网功能、语音功能、LED大灯等配置也全部缺失。
东南的DX7的尺寸和配置有优势,销量却不太乐观的原因是什么?
谢邀,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可以使用一句话来回答,那就是消费者有更好的选择。
目前国产汽车的竞争力已经非常强了,但是这里并不是说东南汽车,而是主流品牌汽车商,如吉利,长城,长安,奇瑞等品牌。而东南为什么说实力不强呢?
东南的DX7是有自己的优秀,因为作为[_a***_]汽车商,如果没有优势,根本就不会有它的立足之地了,虽然它的尺寸和配置有优势,但是它对比的还是主流车商,而这些主流车商的竞争力比较强了,品牌认知度已经非常不错了,而目前的汽车市场,也不是一个配置和尺寸就可以决定市场的。
东南汽车之前主要还是依靠三菱发动机而站稳脚跟,要知道那个时代,可是一个三菱发动机养活了整个国产汽车的,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多数汽车商都有自己的技术积累和发动机的研发了,并且有些成绩相当不错,而东南现在虽然推荐了DX7配置相当不错的三大件产品,但是汽车调校技术并不优秀,驾驶体验很差,简单的堆配置市场并不会买账的。
东南汽车现在的DX7有很好的配置,但是历史上造车质量并不可靠,稳定性差,这对于现车的影响也是深远的,没有市场积累,想让消费认可,还是需要市场的考验的。汽车是高技术产品,配置很重要,但是技术才是市场认可的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