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很多领域都领先世界,为什么汽车领域却比较落后?
中国很多领域确实比较的领先,例如高铁、航空航天等等,足以傲视群雄。那么问题来说,高铁、飞机都制造,为什么汽车就没有那么有名气呢?
首先来说,高铁、航空等领域是国家的重点工程,可以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去研究和开发,有国家做后盾,舍得投入自然就有产出了。
汽车就不一样了,并不是国家的重点工程,各个汽车老板在造车的投入方面是比较少的,考虑到成本控制,所以拿不出多么优秀的产品也就正常了。
汽车已经发展了100多年,我们是起步非常晚,各种技术专利也给各大车企申请了,国产车要想发展,阻力是非常大的。
燃油车国产车已经没有太多希望了,但是新能源汽车国产车可以与合资车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所以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希望实现弯道超车。
还好,新能源汽车也涌现了几家做的比较好的。但是由于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一些,也是有不少困难和瓶颈。好在与燃油车相比,没有那么不堪。
由于品牌影响力的问题,国产车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尤其是合资车也开始发力新能源汽车,对自主品牌汽车构成了新一轮的冲击。死掉一大批国产车是肯定的,能够最后留下的,或许就是强者了。
我们很多领域领先世界?具体是指的哪些领域?指的是高铁、航空、或者是一些武器方面?当然就目前而言、咱们的高铁技术及规模,的确处于世界第一,不过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对高铁领域已经实现了完全控盘、控盘者掌握一切的道理各位都懂吧?而汽车领域、我们市场很大,但控不住盘,所以很多技术我们没办法快速去获得,所以高铁领域的捷径、在汽车领域上并不存在!
很多年前、我们产生了市场换技术的理念,当然在我们的角度上看、这很公平,而对于知识产权极为看重的外国企业而言、这么做似乎存在不妥,所以市场换技术理念、这么多年来也少有成效;为什么?因为我们没办法完全掌控某一领域的全部市场,比如汽车、比如航空领域,我们的市场的确很大、但没有大到可以控盘的地步,所以自然没办法压制外国企业为我们提供技术,所以这么多年来在民用车、大型飞机领域,我们取得的成绩并不耀眼!
高铁领域则完全被我们所掌控
市场换技术、实际上并不是技术型问题,其本质则是经济领域模型,其重点在于拿出来换技术的市场、到底有多大?比如咱们的民航领域是很有实力的,一次性买个几百、上千架客机问题不大,可依然没弄到什么技术、这几十年来个没什么大突破;再看汽车领域,咱们的汽车市场几乎算是全球最大的市场了,可核心技术我们拿到了多少 ?重点在于外国这些飞机企业、汽车企业,在乎咱们的市场、但还未到愿意用核心技术换咱们市场的地步,所以只能说我们在这两个领域的市场还不够大!
而高铁、核电领域则不同,我们当时的市场份额占比全球接近百分之百,所以我们能从当时法国的一些掌握高铁技术、掌握核电技术的企业手中拿到核心技术;高铁在那段时间,全球范围对它并不热衷(外国总觉得它存在安全上的隐患),核电技术同样逐渐被冷淡(牵扯到环保),所以当时这类企业、已经处于濒死的状态,所以我们强势出手、给他们全世界范围唯一的市场、给他们活下去的机会,他们自然就得拿出技术,不是他们想这么做、而是他们根本没得选,企业在濒死状态下、活下去远比活多久更有意义!
所以咱们的高铁、核电领域为什么强?因为我们拿到了世界范围最领先的技术,用我们强大的市场换到的技术;而汽车、大型客机领域为什么进步缓慢?因为我们没拿到世界范围最先进的技术,因为我们这两个领域的市场虽然同样很大、但不足以控盘,所以是没办法换来技术、或最先进技术的,所以才呈现出目前的落后局面;现在明白为什么我们高铁、核电领域那么强大了吧?因为我们换到了最先进的技术罢了、就是这么简单;市场换技术,看上去很完美,但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优势在于可以看准机会、走捷径,劣势在于捷径走多了、谁还愿意脚踏实地搞研发呢?
目前中国汽车自主品牌没有朋友说的比较落后了,象国产汽车自主品牌如长安、吉利、长城等,在技术储备、研发、品控、设计、颜值、舒适性、售后服务等方面已经和合资品牌媲美了,有的地方已经超越了合资品牌了。你看现在合资品牌已经感受到压力了,合资品牌的车的价格也在快速下探,车价是不是越来越便宜了,其实主要是自主品牌量上得很快,合资品牌已经感觉到压力了。我到是建议国人应放弃对汽车自主品牌的成见,不要认为买自主品牌没有面子,要勇于购买自主品牌的汽车。个人观点。
很欣喜看到自主品牌进步,民族汽车工业大跨步发展,但是,事实上是我们还在起步追赶阶段,仍然需要技术积累和突破,汽车工业发展,需要以下几点:
1.市场足够大,澳大利亚也是发达国家,但是市场不够大,导致很多车企关闭澳大利亚工厂;
2.制造体系,从事汽车行业的人都知道丰田的精益生产体系。该体系不仅能缩短制造时间,提升生产效率,还能优化生产及供应链成本,保证生产质量,同时又具有不断自我改进提升的能力;
3.质量体系,很多人都知道进口车质量好于合资,合资又好于国产,不仅仅是研发设计的功劳,质量保证体系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不仅仅是供应商零件的认证以及日常管控严格,还有生产制造过程的严格控制。
4.供应链管理体系,德国有博世,大陆,***埃孚,马勒,舍弗勒,蒂森克虏伯,海拉,伟巴斯特等汽车配件业巨头。尤其是博世在汽车电子,安全,和控制方面简直就是巨无霸。垄断了行业90%的主机厂配件业务。 ESP , ECU 等哪个主机厂可以饶过,要是自主开发,成本,时间,安全等基本上满足不了。抢过小米手机的人都慨叹雷军的耍猴操作,其实背后反映的是供应链掌控能力。汽车供应链相似的道理,只不过比手机供应链更复杂。因为组成汽车零件的繁多,不同供货商的***、备货、运输、配送方式都不同。要保证生产的连续稳定真的不容易。
5.技术积累,百年奔驰,百年福特,百年宝马,好多品牌有上百年造车历史,中国汽车工业真正起步也就三十几年。德国,日本二战后就开始大力发展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积累了70年以上,奔驰是汽车的发明改良者。我们汽车行业真正起步阶段是80年代,2000年还处于模仿阶段,2010年后是慢慢吸收自主创新阶段,2015开始国家提出中国制造2025后,汽车行业开始集体发力。
我相信,有一天,我们的民族汽车工业就像智能手机制造业一样。成为你的骄傲。
汽车没机油了是怎么回事?
漏机油或烧机油,漏机油看看发动机有没有哪里有油迹,一般气门罩盖处,缸盖与缸体结合处,然后就是油底壳处,油压传感器处,还有凸轮轴,曲轴油封。烧机油看看有没有冒蓝烟,拆发动机看看气门油封有没有老化发硬,缸壁有没有拉缸的现象,带涡轮的车要看一下涡轮烧不烧机油,涡轮是机油冷却的,会有油封,长期高温会油封老化
这个要看你的车是什么发动机类型的汽车,一般分为汽油和[_a***_]发动机两种,混合动力汽车一般都是汽油机,我没见过柴油机。
现在先讨论汽油机,汽油机机油减少般包括发动机经常水温高,机油会蒸发,另外自然磨损机油消耗很少,第二点就是增压器上机油,发动机油会通过增压器进入进气道,最后一个可能性是缸套活塞环配合间隙过大,机油环刮机油不干净。因此,一般先要检查增压器涡轮间隙,如果配合间隙大了就要换增压器,没问题就只好更换四配套啦。
柴油机就不一样了,烧机油或者机油消耗异常增加,一定要先检查增压器,看看发动机废气孔会不会有机油喷出来,一般只要这个孔有大量的气体排除可以判定为六配套或者四配套配合间隙不够,必须更换,还有就是共轨泵,机械大泵配合间隙不好也会这样。最后一个就是你的车如果是机械提前器,一定要检查,这货出问题会冒白烟,还有机油臭
如果正常保养范围内机油过快损耗,那就是烧机油,十有八九是因为活塞环与缸体壁缝隙过大。烧机油不是德系车的通病,不管什么品牌的车,车龄到一定的程度都会存在,只是严重程度不同,烧机油不只是损耗发动机,而且会带来积炭,具体看我的视频《发动机积碳和烧机油的症状、原因及解决办法》
发动机如果没机油了那么发动机内部零件肯定会出现严重磨损的情况,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维修了。发动机机油没了原因一般只有两种,一个是发动机漏油造成机油没有了,比如油底壳漏油,机油散热器漏油等等都是比较常见的原因。
而另一个原因就是发动机烧机油了,当发动机气缸磨损严重,气门油封和导管出现问题,涡轮增压器损坏,都会引起发动机烧机油的问题,当烧机油比较严重的时候就会导致机油被消耗没了。你的车到底是什么问题不好说,最好还是认真检查一下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