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谁引进美国技术研制我国第一辆国产民生牌汽车?
1931年5月31日,中国第一辆自主生产汽车“民生75型”载货汽车在辽宁迫击炮厂下线。
1931年9月12日,这辆汽车在“中华全国道路协会建会10周年上海展览会”上亮相,成为了最吸引人的展品。
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民生牌75型载货汽车在当时并没有落后日本的丰田2吨卡车。有人做了统计:在全车666种零件中,有464种是自制的,202种是进口的,国产化率高达70%,在国内机械工业水平极低的条件下,能够达到这一水平,相当不易。
国产汽车品牌每年科研投入最大的是哪个?对比国外还有哪些差距?
我来分享一下:
首先说明一下,目前国内汽车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国外一流企业相比差距还是非常大的。我们来看一下数据:
1.国际一流车企的研发投入
图2是2016~2017年全球研发费用排名,单位是10亿欧元。大众2017年的研发费用是137亿欧元,其他几家大约也都在大几十亿到100亿欧元的水平。
图3图4是2017~2018年全球研发费用排名,单位是亿美元,大众仍然占据车企第一,达到158亿美元,总排名第25位的宝马也有59亿美元。
可以看出来国际一流企业的研发经费是非常高的,而且比较稳定。简单的说,研发经费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研发费应该在50-150亿美元的水平,也就是每年大约大约400-1000亿人民币的水平。
2.国内车企研发投入水平
图4图5是2017年的国内企业的研发投入数据,可以看出来,投入最多的上汽,研发费2016年94亿,2017年是110亿人民币。
图6是2018年上半年国内车企研发投入情况,上汽仍然最高,达到61亿人民币。如果换算成全年,预计将超过120亿的水平。
我们按照上汽的研发投入来计算,要达到年400-1500亿的水平,按照年平均增长15%来计算,仍然需要10-15年时间。
国产汽车乘用车品牌研发投入最大的是上汽集团母公司,民营企业最高的比亚迪汽车,对比国外汽车品牌仅研发投入有一定领先。
上汽集团母公司的研发投入为63.41亿元、营业收入572.28亿元,占比为11.03%。作为国企上汽集团是比较重视技术研发的车企,只是上汽旗下的合资品牌过多、自主品牌也依靠合资车企的技术支持,技术是在储备还是以其他方式体现目前还没有过多的量产车能够印证,EDU系统、上汽CVT变速箱、15E4E/20L4E等机型勉强能够看到一些技术的体现。
比亚迪汽车的研发投入为62.66亿元、营业收入1059.15亿元,占比约为5%。在民营车企中比亚迪的研发投入最高,高到什么程度可以参考以下几个知名度极高的国产汽车品牌:
长城汽车,研发投入33.65、营业收入1011.69亿元,占比约3.33%。
长安汽车,研发投入36.31、营业收入800.12亿元,占比约4.54%。
江淮汽车,研发投入19.***、营业收入491.46亿元,占比为4.06%。
众泰汽车,研发投入5.88、营业收入208.04亿元、占比约2.82%。
吉利汽车,研发投入3.31、营业收入927.61亿元,占比约0.36%。
国产车企的研发排名大致如此,比亚迪汽车的研发投入是其他车企的倍数级,所以技术有一定领先也是理所应当。在燃油车领域近期的技术升级是487-2.0T缸内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热效率达到38%是一次进步,不过实际表现如何目前还没有量产车验证所以不能准确评价;其次是发动机和变速箱的自主研发生产,有自己的主机厂而且能够销量能够自给自足也算不易。
不过比亚迪汽车的主要研发方向还是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领域,能垂直研发生产核心三电以及整车的车企世界范围内目前仅此一家,动力电池中镍钴锰酸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的技术属于全球三甲、IGBT芯片全球领先;542混动平台和E平台近期也在开放供应的储备阶段,Dilink智能控制系统开放300余个传感器和60余项控制权,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开放程度目前也是最高的。
所以比亚迪汽车在国产车企中发展潜力非常大,研发投入之高对于民营车企而言也确实能够看到回报。至于国外品牌在研发投入方面也没有特别的领先,以丰田为例研发投入为1064.2亿日元,折算人民币比上汽和比亚迪的投入还要小一些;大众、宝马、奔驰等车企还要略少一些,不过这些品牌在燃油车领域已经有相当的技术积累,在技术上升阶段倒是不用有很夸张的投入。
雪佛兰赛欧是哪个国家的品牌?
雪佛兰是美国品牌,赛欧是上海通用汽车制造。 赛欧是通用自主研发的车型,给人的第一感觉很独特,外观充满活力并附有豪华车的大气之感,不得不佩服雪佛兰在外观上出众的设计,能够将一部小车设计的如此舒展想必不是每个厂家能够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