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入门练些什么字?
《书道拍案惊奇》观点:不管是硬笔行书还是软笔行书,都不要选择现代人的字帖。有老师点拨可以直接上手《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自学的话建议用行楷过渡下,推荐赵孟頫《前后赤壁赋》和智永《真草千字文》等字数多,且平正的行楷字帖。具体原因,接下来简单絮叨絮叨,仅供参考。
首先,我不推荐书店里的任何硬笔行书字帖,因为全是现代人所写,学习书法要尽可能的选择优秀的字帖,古代名家流传下来字帖才是首选。所谓“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硬笔书法来源于软笔书法,仅书写工具变了而已,结构和笔顺都是一样的。
所以,如果你想学的好,即便学硬笔行书还是要去买古代的经典名帖。考虑到硬笔行书的实用性,那么在选择字帖的时候,可以尽量去选平正姸美一路的风格。比如赵孟頫的《前后赤壁赋》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其它的也可以,只是这两本本字数更多)。
行书入门字帖首推《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虽是集字成碑,且缺失之字为拼接组合而成,但因怀仁功力精凿,又是谨慎从事,终能各尽其势,完好地再现了王羲之书法的艺术特征。用明人王世贞的话来说,是“备尽八法之妙”。不过作为初学者,入门周期时间会比较长,如果你有老师时常点拨,那没问题。但如果是自学,我建议先学习行楷过渡一下。这里呢,推荐两本字帖。
第一本,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雁塔圣教序》为褚遂良五十八岁时书,是最能代表褚遂良楷书风格的作品,字体清丽刚劲,笔法娴熟老成。特点是线条瘦硬,结体婀娜,用笔以弧形线条居多。由于弧线的大量使用,让原本笔直、坚挺的基本笔画显得柔和委婉。起笔时,尤其长横略微多了点逆笔,然后竖切向右提笔。这些用笔让呆板的楷书显得生动活泼,不局限于原有的形式,而这些小笔触和弧线恰恰是行书所需要的。所以,也时常有人说“褚”字是楷书中的行书。
第二本,智永《真草千字文》
可以这么说,凡事见过这本帖子的人,会彻底摆脱“田楷”的审美。什么字是呆板或生动?什么是美术字或书法?智永用这部传世作品告诉你答案。
扯远了,为何用它作行书过渡,主要有三点。
选择行书字帖主要和练习的目的和个人的喜好有关,如果只是单纯的想要写一手好字,那么选择常见的行书字帖照着练即可,如果想要追求更深的造诣,练习的时间也很多的话,一般可以从古帖如赵孟俯的洛神赋,智勇的真草千字文,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等等入手,最好不要从王羲之的兰亭序开始,因为他是临摹本非真迹,使转不走寻常路,比较难[耶]
我练得行书不多,回答得也不见得精准。
首先巜兰亭叙》我觉得不适合初学者练习,我有楷书基础还那么困难,况无基础的书法小白呢?
如果有静态书法的基础,如会点篆隶成楷书基础的建议练唐伯虎巜落花诗》,他更接近楷书,只有微弱的连带。
赵的楷书一:比较难,二:赵体没有骨气,身为宋朝皇室后人却为元朝卖命。说实在的这和汉奸无两样!俗话说字比其人,所以身为一个中国人,如果有点骨气都不必学赵!
初学行书的书友应该有一些楷书,隶书,篆书基础。
理由有
一 这几种书体是初学书法必须练习的书体,因为在写这几种书体时笔速要慢,是练习的控笔能力。在教学中,遇到很多没有练扎实基本功的学员,上手就直接写行书,如果没有控笔能力写行书,写出来的线条发飘,而且很多笔画写不出来应有的效果。
二 上述三种书体对字形要求严谨,稍有差样整个字就会写败。如果字形不过关,上手行书会遇到很多问题。
回到正题行书入门可以先练习《灵飞经》,它的字形是楷书字形,用笔有行书的笔意,和王羲之赵孟頫的用笔方法相似,建议楷书转行书练习此帖。如果直接学习王羲之的字帖建议先学习兰亭序或者赵孟頫的行书字帖,万万不可先学习《圣教序》,我非常赞同米芾老师的观点,有墨迹就不学碑。碑刻师水平再高也和原迹不一样,而且碑文大多看不清楚,给临摹者带来了很多困扰,只能盲人摸象的来想象。请看看图片对比。有清楚的墨迹不学,偏要学看不清楚的石刻碑文是什么道理呢?如果你要抬杠说冯承素的《兰亭序》版本也不是真迹,我请你不要低估了古人的双勾临摹能力。你也可以看看我主页小视频临兰亭序单子的效果。我不是炫耀,主要是证明在纸上写字比在石头上刻字容易的太多了。
当你掌握了王羲之的用笔方法,再去临《圣教序》会容易的很多。也可能你会说《兰亭序》难写,那你刚学圣教序就会容易吗?不要给自己心理暗示,要对自己有信心。圣教序可以学字形,毕竟字数多。但不是刚开始就学。用笔没学会,练习再久会养成错误的用笔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