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052C和051C同样是48单元却还有机库?
051C旅洲级共两艘:2004年底至2005年中旬于葫芦岛大连红旗造船厂建造下水。配备30N6E1型被动相控阵雷达,主要防空武器为俄罗斯制S-300F(SA-N-6C)防空导弹系统,它是中国海军区域防空的应急产品。首舰在2004年12月18日下水,被命名为沈阳号(115),2006年中投入服役。第二艘在2005年7月26日下水,舷号为116,命名为石家庄号;
051C的30N6E1相控阵雷达***取单面旋转式的雷达天线,只能在90°~120°左右的方位角范围内对特定方向的空中目标进行跟踪和防御作战,整体性能与美制“神盾”舰相比存在着明显差距;而TVM制导体制的要求较高,30N6E1雷达的尺寸重量过大,难以安装至较高的位置,无论是俄罗斯“彼得大帝”号巡洋舰还是我国051C型驱逐舰都无法将其安装至桅杆顶端。
因此,该雷达只能安装在051C舰体后部的平台之上,因为依照旅海级的原始设计,只有这个位置容纳30N6E1,由于前方挡着高大的桅杆与烟囱,使30N6E1雷达的前方视野受到很大限制,在正前方出现了死角——051C型驱逐舰也不具备全向的远程区域防空能力。
其次,俄制S-300防空导弹的舰载版存在系统设备重、体积过于庞大等先天缺陷,原本它以俄制满载2.6万余万的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满载1.1万余吨的光荣级巡洋舰为平台,现在却塞进满载排水量仅7000余吨的051C型舰体内,所以,导致其适装性相当差,且导弹存在发射速度慢的不足之处,1个发射装置8枚待发导弹,转动共享一个点火装置——正是如此,051C也无法设置直升机库;
与应急建造的051C相比,052C的脚步很从容:它是中国第一代国产垂直发射防空盾舰!052C驱逐舰也是世界上第一种装备四面大型主动相控阵雷达的军舰,装备346型主动有源相控阵雷达,在舰桥上有4面弧形雷达天线阵面——腾出了后部舰体甲板空间;
051C和052C同样装备了48单元的垂直发射系统,但实际上两者在设计定位上存在很大不同。在21世纪头十年中,051C实际上承担着052C成熟前过渡和应急的作用,更多考虑的是在现有条件下快速形成战斗力,提升海军急需的区域防空能力,以应对周边复杂的国际形势。因此,051C为了快速形成战斗力大量采用了成熟设计,而为了满足这一需求,051C在舰体结构上对机库部分进行了一定的牺牲。051C仅保留了直升机甲板,取消了机库以安装垂直发射系统。到了052C出现时,各种技术和舰体设计已经相当成熟,自然也就不需要牺牲机库了。
(052C型驱逐舰)
在21世纪初的那几年里,中国海军的实力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当时中国海军通过引进俄罗斯现代级驱逐舰,第一次获得一定的区域防空能力,这让中国海军非常希望获得类似美国海军宙斯盾驱逐舰的国产宙斯盾驱逐舰。因此,海军下决心开始研发国产宙斯盾区域防空驱逐舰。不过,受限于当时的技术限制,海军***取了小步快跑的策略,先研制和摸索了实验性质的051B通用驱逐舰,并开始研发052C型区域防空驱逐舰。在这一过程中为了保险起见,同时也为了应对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海军决定使用051B的舰体搭配俄制垂直发射系统研制一款过渡应急性质的区域防空驱逐舰,也就是051C,这也为051C放弃机库埋下了伏笔。
(051B型驱逐舰)
(051C型驱逐舰)
在定位方面,051C更强调区域防空能力,对于搭载直升机执行反潜任务则是较低的优先级。051C***用了俄制里夫远程防空垂直导弹发射系统,而里夫系统实际上就是S300防空导弹的舰载版,弹体尺寸较大。同时,由于它***用了转轮式发射模式,使得其发射系统的尺寸也较大。这就使得该防空系统需要较大的空间来布置,苏/俄的军舰一般多以大舰为主,所以空间问题并不明显。而051C***用的是051B的舰体设计,吨位只有6000吨左右,如果要容纳里夫垂直发射系统,就只能***取前2后4的布局方案,这就使得舰尾的直升机机库位置被里夫防空系统所占用。此外,由于俄制里夫系统是直接将陆基雷达安装在军舰上使用,051C将其布置在舰尾处以配合舰尾垂直发射系统使用,这也导致了舰尾空间被进一步占用。
(俄制里夫防空导弹系统尺寸较大)
(051C在舰尾为了布置雷达和里夫导弹,占据了大量的空间)
(052D型驱逐舰)
正因如此,051C由于引进的俄制里夫防空系统与舰体存在匹配性问题,不得不牺牲掉机库以保证更为急需的区域防空能力。在052C上,由于重新设计了舰体,合理优化了空间设计,再加上高性能346相控阵雷达的列装,都使得052C比051C在设计上更为合理,整体作战能力也更强。伴随着更为先进的052D和055的服役,它们不仅***用了国产垂直发射系统,在舰体设计和布局以及新型346A相控阵雷达等方面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051C和052C也逐步成为了过气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