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域和菲斯塔的碰撞测试都断柱,为什么还敢标榜速度和性能?你怎么看?
第一因为国产品牌虽然在进步,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进步实在是太慢。比如第一批车出来隔音差。第二代还是隔音差,明知道问题,就不去改善。我也很好奇,这究竟是为什么?[捂脸]
第二,国内的键盘侠舔狗太多。
在缺点异常突出的前提下:经营者会凸显商品缺点还是突出优点呢?
本田思域
现代菲斯塔
这两款车的定位被捧的很高,几乎是公认的合资品牌消费级最强前驱轿车。当然这一评价仅限于其营销团队与其用户,对于有些职业操守的测评人是不应该于其好评的;因其存在的问题远远大于优点,如果只突出优点而客观的阐述其缺点的话,那么与“水军”何异呢?下面来看一看这两台车的优缺点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优点1:外观设计极具有“二次元”踏板车的风格,客观评价其素车视觉感还是不错的,最起码是一种另类的时尚。不过这种设计风格高度垂直的用户总会对这台车进行“惨无人道”的“改装”,比如恶俗的贴纸拉货、没有科学性的轮毂悬架调整,更甚者会加上一个超大尾翼;然而一台前驱轿车为后轮增加垂直压力,这是觉得动力还不够差吗?
优点2:便宜,符合曾经的“鬼火少年”的消费升级节奏。不得不佩服日系车企对C端用户成长步骤,以及消费者心态的精准分析;可以说思域几乎是为这些用户量身打造,同时车身被动安全结构也是量身打造。试想曾经骑一辆稳定性都没有保证的组装踏板车都不带头盔的“狠人”,思域在碰撞测试中撞断B柱又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呢?最起码这是从“肉包铁”升级为“铁包肉”。
缺点1:质量差。思域装备的地球梦L15系列发动机很有意思,这台机器装备的几乎所有量产车都有机油增多的问题(包括1.5L-NA)。这种平平无奇的直喷增压机能差到这种程度,而且主流日系车企的同级产品不是机油增多就是机油乳化,要不然就会有CVT的顿挫或者磨损问题;能在两大核心总成方面都做到这么差的车系并不多,所以思域倒是差的很清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缺点2:性能差。思域在国⑤阶段还能有“阶段性测试”突破7秒的直线加速能力,但在升级排放净化系统后,因排气背压的升高导致性能出现了下滑,目前只有8秒级的破百性能。这种水平实在没有什么好吹嘘,因为8万级也至少有三款同级轿车可以在8秒级破百,甚至有一台三缸动力SUV可以跑进七秒;重点是这些车匹配的变速箱不用像CVT一样担心过热保护,不会出现几次急加速后就会出现动力的严重衰减,思域与这些车对比实际只是“买菜车”的水平。
菲斯塔的优缺点基本与思域一致,具体细节也就不再赘述了。需要说明的是菲斯塔可能要比思域更“脆”,因为这台车的前后防撞梁均为玻璃钢材质,也就是专业称之为“纤维加强塑料”的材质,由此可见这台车的碰撞安全保护能力有多差。在CIASI的25度偏置碰撞测试中同样折断了A柱,而且程度要更加严重——为什么要用同样呢?也许是因为帕萨特的A柱也断了吧。菲斯塔的用户应该比思域更谨慎一些,最好带个头盔。
菲斯塔的1.6T发动机在性能与质量方面的标准比思域理想,不过这台车的变速箱实际比思域更差。CVT只是传动损耗大、钢带耐用性差、低温需要冷启动热机、高温会出现动力屏蔽等;但对于充分了解CVT特征的用户而言,仅仅把思域当成是“买菜车”使用还是可以接受的,无非是后期更换变速箱的成本会高一些,车辆的保值率出了闽粤地区会很低。但是菲斯塔则是在哪都不高,因其变速箱是臭名昭著的干式双离合;这种机器的耐用性更差,前期的维保成本就会比较高。
干式双离合目前除了德系大众汽车以外,其他品牌的同类型车是不太容易被接受的。所以现代汽车是没有VW的命却得了VW的病,且经历了很长时间造成了销量下滑后也没有看到升级的动向;所以现代起亚集团基本确定了边缘化,汽车领域的“踏板车”可能会越来越少了。至于所谓的“日系三杰”也在一步步的被起底,这些合资车真的是令人哭笑不得,C端市场看来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成熟吧。
因为在本田[_a***_]增压发动机出来之前,大众的1.4T车型卖的比较…贵,很多买不起的人转向了丰田本田的自吸,并且嫁鸡随鸡的黑大众带T的高温易燃不省油打鸡血。在成功的***成本田自吸粉后本田华丽转身上了1.5T,并且跟随大众用扭矩替代排量标注车型动力。
在经过一段艰难的沉默时间后,本田粉集体忘了涡轮高温烧红的样子,开始狂欢于带T发动机的凶猛加速,以至于把处于技术跟随地位的本田思域的价格炒上了加价提车的高度(优惠一两万的高尔夫静静的看着这些当年预算不足的群体)。然后本田成功的以机油门和中保研再次华丽转身,让本田狂热者进入艰难的沉默时间。
夸思域夸的是红标思域,红头发动机的确好。10几万的思域没看出哪里好,路上一堆白标改红标的,排气改的和拖拉机声音一样的中二青年,改了有什么意义。
同样,菲斯塔也是一样,太多车吹了。
首先速度和性能和您问的碰撞断柱没有任何关系,碰撞测试只是侧面反应出这辆车的安全性在哪一方面做的不好,而跟速度性能没有关系,速度性能是指这辆车的操控性,并且有哪些先进的技术运用到这款车型上,而跟安全性没有任何关系!您说的这两款车主打的就是操控,而操控是指车辆的方向,刹车,油门,以及车辆的各种技术的操作的预判和要求程度的反馈!这两款车可以说做的都是相当不错的!至于安全性,日系车的理念是吸能效应,当车辆发生碰撞后依靠其独特的轻量化车身构造,保证一部分的撞击力度让车辆自身吸收掉,这个就是吸能效应,所以很多日系车发生事故后全部车身扭曲变形,这个是它轻量化构造的必然结果!
新能源为啥不敢碰撞测试?
首先,虽然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数量越来越多,而且车型也愈加丰富,但是由于新能源发展年限较短,车企在技术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导致我国目前还没有十分权威的机构能够形成统一而且独立于新能源汽车的判断准则。这就导致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与碰撞实验的测评争议不断。
其次,除了中保研的测评之外,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的测评也具有很强的代表性。C-NCAP曾在2018年年度测评中评测过两款新能源车型,包括云度π3和北汽新能源EX360,这两款车型均获得了二星评价,整体评分非常低。从这次碰撞实验中也可以看出,新能源车型在主动安全方面的评分与燃油车型相比存在很大差异,而且新能源企业在安全性能方面并没有形成完善统一的标准。因此对于中保研来说,新能源车型就没有太多的测试必要了。
宝马x40碰撞测评
宝马x40经过严格的碰撞测试评估后表现出色。在正面、侧面和倾斜碰撞测试中,它的车身结构和安全系统都展现出卓越的保护能力,有效减轻了乘客和驾驶员的伤害风险。
此外,宝马x40还配备了先进的碰撞预警系统和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增强了车辆的被动安全性能。总体来说,宝马x40在碰撞测试评估中表现出色,为乘客和驾驶员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保护。